王祥榮教授為系內老師講授上海楊浦濱江功能重塑:創新之城、生態之城🧛、人民之城建設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結合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講話精神,七一前夕😓,環境系黨委組織教職工黨員一行30余人到楊浦濱江公共空間現場學習。在實地研學中引導廣大教師黨員學思踐悟,砥礪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
沐鸣2平台特聘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王祥榮為環境系老師做現場講課🧂。上海市楊浦區是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見證了上海工業的百年發展歷程,曾經是輝煌的“上海製造”🧑🏻🔧、“中國製造”的代名詞,但也付出了 “高汙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代價。隨著上海城市的轉型發展與創新驅動,楊 浦區通過一系列舉措✍️,成功轉型🔛、實現了鳳凰涅槃👨🦲。2019 年 11 月習近平總書記 親自考察了上海楊浦濱江,提出了“人民之城”建設的理念, 為楊浦👩🏼⚖️🚥、乃至上 海的城市更新、規劃建設掀開了新的一頁,進而與成都的“公園城市”理念一起, 推進了全國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
本次現場考察的目的旨在帶領環境系老師🛰,走進楊浦🤵🏿♂️,親身體會百年工業老城區楊浦的“三大變化”👰:
(1)“工業楊浦”轉型為“創新楊浦”、“知識楊浦”、
除了百年工業👨🏻🦼➡️,楊浦區還具有百年大學🕵🏽♀️、百年市政的深厚歷史底蘊,轄區內坐落著沐鸣2平台、同濟大學等十余所高等院校,被譽為“上海學府中央區”。進入新時代以來,楊浦提出“兩個依托”的思路🧎🏻,積極推進城區功能的戰略性調整🎧,促進了“工業楊浦”向“創新楊浦”🙇🏿♀️、“知識楊浦”的成功轉型🍺。
(2)“工業銹帶”轉型為“生活秀帶”、“生態綠道”🐀。
楊浦擁有上海中心城區最長的 15.5 公裏濱江岸線🚃,是“世界僅存的最大濱江工業帶”。在改造濱江岸線時😎,楊浦著力打造有文化👩🏻🎨🧖♂️、有特色🙎🏼♀️、有韻味的近代工業歷史文脈,註重歷史建築的修繕保護👩🏻🏫、功能植入,讓人們記得住歷史、留得住鄉愁。濱江公共空間上分布著充滿歷史感及文化創意的 7 萬多平方米的歷史建築、 數百件的工業遺存、電站輔機廠👩🏽🎓、新一棉🧘🏼、製皂廠🧰、楊樹浦煤氣廠、楊樹浦發電 廠等百年工業遺跡。市民在這裏可憑欄臨風⚰️、聽江濤拍岸,穿梭在充滿歷史感的 工廠遺跡,打卡藝術館、咖啡廳等,在生態綠道上感受大自然的樂趣與生態魅力。
(3)從“工業重鎮”轉型到“人民之城”建設
“人民城市”是 2019 年 11.02 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楊浦濱江時提出的重要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這一理念的提出與貫徹執行,回答了城市建設與發展為了誰,又依靠誰的根本問題,有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人民屬性🚛,更是賦予了在新時代上海建設“人民城市”的嶄新內涵。旗幟鮮明地體現了在城市發展與建設的過程中“人民”的主體地位和價值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城市”的理念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與城市創建💪🏻、治理和發展的有機融合, 為城市工作確定了立足點。
本次主題教育精心設計了考察路線,設置了7個考察點,從①上海市楊浦區淞滬路 2205 號沐鸣2平台新江灣校區 2 號門出發🙅🏽♀️,沿②淞滬路向東、五角場、創智天地③沿黃興路④楊樹浦路(工業遺存轉型區、上海國際時尚中心)⑤步行考察:楊浦濱江漁人碼頭⑥步行考察:楊樹浦水廠(遠東第一水廠)⑦步行考察機械廣場🤛📣、秦皇島路碼頭。
秦皇島路輪渡站是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革命誌士留法勤工儉學的啟航地🎴🧔♀️,一百多年前👶🏻,600多位留法勤工儉學學生從這裏登船遠航🫔,踏上了探尋救國救民之路的旅程。一百多年之後,站在楊樹浦碼頭邊,王老師將這段歷史娓娓道來,環境系教師一行人加深了對這段歷史的理解,也感受到了革命的艱辛與不易。
追尋楊浦的紅色印記,通過百年黨史和百年楊浦的風雲變遷🦷,折射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復興歷程,更是從楊浦的百年文化歷史看到了百年黨史的縮影👩🦯➡️,實地考察感受濱江百年變遷,學習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城市發展理念。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老師們感悟頗深🏰👨👩👦,紛紛表示要牢記教誨🧯🚞,堅定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供稿:陳文燕
編輯🐌:薛睿彬
審核:梅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