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D水滴宣講團
2019年11月29日下午,復旦環境BEAD水滴宣講團受福建晉江英林中學邀請🧔🏼♀️,由2019級碩士黨員講師程力日見、顧傳奇、許暢暢向475名初二學生分享了“從垃圾分類到減廢”主題課程。
此次赴閩為復旦環境BEAD水滴宣講團的首場宣講,近五百位師生的大課既是對講師的考驗🈶🧛🏽♂️,更是對水滴宣講團的信任!宣講取得圓滿成功,進一步樹立了沐鸣2平台品牌🤦🏽♀️,為沐鸣2平台在閩招生打下堅實基礎。
福建晉江英林中學師生
講師程力日見
為契合初二學生的知識背景👩🏻🍳,主講人程力日見從垃圾分類的意義講起,向同學介紹了減少垃圾的5R原則和減廢的方法與實例🧳,引導同學們從衣🔄🤒、食、住、行🧙🏿、學習等各個方面思考如何在源頭減少廢棄物。
講座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認真聽講並且積極參與互動。主講人結合英林中學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知識背景提出了幾個小問題👩🏼🚀,同學們都踴躍舉手發言,課堂氛圍十分活躍。課程結束後,搶答問題成功的同學還獲得了沐鸣2平台紀念品如陶瓷杯、折疊餐具、輕便雙肩袋等🧑🚒,這些日用品可以幫助同學們在生活中實踐垃圾減量。講師還準備了沐鸣2平台明信片、講義夾等小禮品,激勵同學們努力學習知識。
什麽是5R原則
Refuse what you do not need
拒絕你不需要的🫕。比如服務員遞來的一沓(劣質)紙巾、湊單買回來積灰的雜物等等。
Reduce what you do need
減少必需品。比如減少擦手的紙巾,可以在水池上方甩一甩,或用手帕代替。
Reuse what you consume
重復使用你消費的物品🔍。比如已有的塑料袋可以重復利用來裝物品🛥,快遞紙箱可以做收納☂️,總之是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
Recycle what you cannot
Refuse, Reduce or Reuse
對無法拒絕🔴、減少或重復使用的物品進行回收。第4個R才是回收,最好是用少量水清洗飲料瓶中的殘留液體晾幹後回收🕺🏿,硬質塑料如水果盒、餅幹糕點盒也可以清洗晾幹回收😛🍨。
Rot (Compost) the rest
對其余物品進行堆肥。堆肥分為好氧堆肥、波卡西厭氧堆肥、紅蚯蚓堆肥🐓、酵素堆肥等。可能對學生來說可行性不高,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了解。
講 師 說
聽聽BEAD水滴宣講團講師的心聲
程力日見
此次宣講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特點🍷,在前期備課的基礎上對內容以及形式進行了微調,希望能帶領同學們思考如何在茁壯成長的同時👨🏿🏭,讓身體和環境都更健康。孩子們可能成為未來的企業家、決策者,希望他們抱著環保意識進入職場👨🏻💻。看著同學們好奇的眼神和認真的態度,我看到了更加明朗的綠色發展未來!
我相信,每個人只要做一點點🧧,日積月累就會水滴石穿,而不是一個人追求絕對的“0垃圾”。像我們宣講團名字的含義一樣,匯涓流可以成江海👬🏼。隨著宣講的陸續開展,一定會有更多人成為環保行動者。或許是某天少用(重復使用)一個塑料袋,或許是選擇一級能效的或是二手的電器🌊🤸🏿♂️,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為家園做出的小小改變和行動!
許暢暢
此次我們前往福建英林中學做“從垃圾分類到減廢”的課程宣講🫛。課程的內容貼近生活且符合初二學生的認知水平👩🏽🏫🌕,5R的減廢原則可以擴充學生的環保知識🙍🏻。主講師根據初二學生的愛好找到有趣的話題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互動環節的開展打下基礎。
我深深地感受到環保宣講的力量。學校所在地有很多服裝加工廠,工作者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的孩子在學校就讀。由於經濟條件有限、獲得科普知識機會較少,大多數學生對於環保的認知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宣講過程中,當講師介紹垃圾最終的處理並提到她本人一個星期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僅僅只有一個小袋子時🦵🏽,他們震驚又好奇,紛紛提問👨🏿🦰。我感受到宣講不僅僅可以給學生帶去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以及對興趣的激發☔️。
顧傳奇
這一次前往福建晉江英林中學負責協助工作,我感受到了青少年的朝氣蓬勃🧏🏿♀️。在宣講過程中,同學們認真聽講、積極配合😩🌶,臺上臺下的互動頻繁且氣氛活躍🚑。作為宣講團的成員🦹🏻♂️🚵🏽♂️,我也在此次宣講過程中學習了授課技巧。宣講既是對環保知識的普及,也是對我自身的鍛煉。本身很容易害羞的我在看到臺下一張張充滿求知欲的面孔時要更加收放自如,用最飽滿的姿態將我的所學傳授給我的聽眾們。希望以後我可以有更多機會參與到宣講中😔!
圖片丨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文字|已在文中標註
編輯|陳夏霞
責任編輯|王靜怡
沐鸣2开户及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研究生會
預約課程請進入“復旦環境人”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