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系青年研究員王麗娜博士為第一作者、陳建民教授為通訊作者發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期刊補充封面論文(Supplementary Journal Cover ),闡述烹飪油煙暴露的健康效應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大氣顆粒物及VOCs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的威脅,烹飪油煙包括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作為室內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尚未引起全面重視👩🏻🍼,相關機製並不十分清晰。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表明肺癌占中國所有癌症死亡的24.1%,全球約15%的男性肺癌病例和524504355%的女性肺癌病例與吸煙無關。中國的吸煙女性僅占4%,但肺癌的發病率卻高於其他吸煙率相對較高的國家。相關研究表明烹飪油煙可能增加罹患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尤其對於吸煙率較低的國家🤦🏼♂️。該項研究通過在線監測油煙的理化特征及同時對人體支氣管上皮細胞進行油煙暴露,研究了細胞活性及三種基因表達與油煙理化特征(顆粒物數目濃度🤽🏽♀️、質量濃度🫅🏽、VOCs種類及濃度、ROS濃度)的相關性。結果表明細胞活性與油煙產生的總活性氧 (ROS) 濃度呈顯著負相關,作為代表細胞內氧化應激標誌物的IL-8基因僅與總ROS呈顯著正相關。該論文提出油煙ROS的形成與食用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的自氧化過程相關🎷,ROS存在誘導細胞內炎症及導致細胞活性降低的潛在危害,該研究結果為探索大氣顆粒物健康暴露程度的有效指征汙染物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該項成果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聯合計劃培養項目(915424504355120)和外青項目(512450435508216)等資助下完成的👏。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9b07552450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