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學成果獎公布🏄🏻,由陳建民教授牽頭申請的“大氣化學國際化高端人才培養的新途徑探索-中歐大氣化學研修班教學實踐”榮獲一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獎每四年評選一次⌚️,本次獲獎是我系首次獲得的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近年來,我國頻繁發生區域大氣汙染,對空氣質量、人體健康👨🦲、天氣氣候等產生影響。極端天氣、氣候變化等在全球層面上也日益突顯,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大氣中的化學反應機理等起到重要作用。大氣化學已成為我國與世界學術界關註的熱點,同時,也對培養高水平🧑🏽✈️、新一代大氣化學人才提出了迫切挑戰和要求。
中歐大氣化學研修班(SESAC)由5位SESAC發起人於2013年發起——我系上海市大氣顆粒物汙染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建民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牟玉靜研究員、法國國家科學院燃燒氣動熱力學與環境研究所(CNRS-ICARE)副所長Abdelwahid Mellouki教授、德國萊布尼茲對流層研究所(TROPOS)副所長Hartmut Herrmann教授和法國裏昂催化與環境研究所(CNRS-IRCELYON)副所長Christian George 教授。旨在培養、選拔和儲備大氣化學領域的國際化高端人才。
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已分別舉辦了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中歐大氣化學研修班,來自中國、法國、德國、以色列、瑞士、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等著名大氣化學家60多人次前來講課,海內外220多人次博士後、博士生和高年級碩士生等參加了SESAC學習。創辦至今,培養出的學員中已有多人在“Nature”與“Science”及其子刊、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l. Ed.、Environ. Sci. Technol. 等發表多篇大氣化學學科領域的原創性成果🌘,為這一領域創新人才的教育培養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已經逐漸形成了品牌效應,並有助於將上海打造成我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環境科學、大氣科學等相關學科教學和研究的“橋頭堡”。
SESAC持續獲得了上海市教委🧝🏼♂️、中德科學中心、德意誌研究聯合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法國大使館、法國Région Rhone Alpes大區的資助。
第三屆中歐大氣化學研修班合影(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