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2名博士研究生獲得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資助

發布時間:2024-04-14  瀏覽次數:10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面向在讀博士生的“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資助名單,我系葛秋月同學(導師張立武)的項目《氣液界面加速二氧化碳光化學反應及其資源化利用研究》,和蔡珺傑同學(導師陳穎軍)的項目《基於char和soot區分的典型燃燒源黑碳氣溶膠新鮮排放及老化後的吸光特性研究》獲得資助。

       葛秋月同學的研究方向是大氣光化學,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Chem., PNAS Nexus, Environ. Sci. Technol.等國際一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篇,成果被Angew遴選為VIP論文;以共同作者身份在 Energy Environ Sci, EST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24篇學術論文。此次獲資助的項目將深入研究微液滴氣-液界面對於CO2光化學還原反應的影響。首先🧑🏼‍🚀🔉,采用具有高空間分辨率的光譜技術表征並探究微液滴氣-液界面處的關鍵活性中間體及其理化參數🧜🏿‍♂️;其次,基於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分析方法優化液滴氣-液界面參數和反應條件因子,以獲得高CO2光化學轉化效率;最後🥗,采用數值分析👍🏽、分子動力學模擬以及密度泛函理論計算深入揭示氣-液界面的反應加快機製。該項目的開展預期為高效CO2光化學資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為應對能源危機以及實現“雙碳”國家戰略服務🧟‍♀️9️⃣。

葛秋月,前排左二

       蔡珺傑同學的研究興趣包括黑碳亞類及其衍生物的生成途徑🛖、排放特征與環境效應,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上發表論文4篇,共發表SCI論文14篇🎮。此次獲資助的項目主要研究對象是大氣氣溶膠的關鍵吸光組分黑碳➞,其吸光效率隨排放源和大氣老化的演變規律是氣候模式計算的必要參數。研究表明👩🏿‍🏭,黑碳由char和soot兩個亞類組成,其粒徑、形貌🧑‍🧑‍🧒、親水性等性質及在各燃燒源的排放占比顯著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吸光特性和老化行為,極可能是解釋各排放源新鮮黑碳及老化後吸光效率顯著變化的關鍵內容👨‍🦼‍➡️。因此,該項目擬對中國典型燃燒源排放的新鮮及不同老化程度char與soot各自的吸光特性開展實測;構建不同排放源char和soot在新鮮及老化後的寬波段吸光特性數據庫並探究影響伴生有機無機組分(包裹物)的理化性質與老化規律的關鍵因素,為準確評估黑碳的氣候效應提供基礎數據𓀙。

蔡珺傑📕,前排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的設立,是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要求🐑,支持博士研究生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範圍內自主選題,開展基礎研究工作🧛🏻‍♀️,著力培養其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增強科研興趣🤧,激發創新思維🤙,提升科學素養👫🏼,為其踏上科研之路打下堅實基礎,為構建高水平基礎研究隊伍提供高質量人才儲備。

供稿:教學科研學科辦

編輯🪒:李博海

審核🧎🎏:張立武


沐鸣2开户专业提供🟰:沐鸣2开户沐鸣2沐鸣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开户欢迎您。 沐鸣2开户官網xml地圖